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如何避免在系統分類論文的摘要寫廢話?

身為幾個分類學期刊的編輯,我經常在退人稿件。很多稿件之所以被退除了英文太差,科學品質太差以外,還有太瞎。

以下我要列舉幾個經常被退稿,連審都不審的原因,先談摘要部份好了。

我知道有些年輕學者或學生(包含我自己)在一開始學著寫論文的時候,其寫作文本的參考來源常常不是品質很好的文章。為什麼會參考品質不好的文章呢?因為一開始接觸分類學的時候會把重點擺在"發表新分類群",覺得那是最威的事情。但偏偏有非常多的分類學者是業餘的,或是研究沒有跟上時代,所以他們的論文經常就只能發表在事實上沒什麼審查制度的小刊物。因為快,而且保證被接受,只要有新分類群就好,那個文章寫得好不好也就沒人管了。

以前我也經常參考那樣的文章來寫稿,因為覺得好簡單喔,套個公式就好。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好的系統分類學家不會那樣寫。整個就是要打掉重練。

我們先說摘要應該要寫什麼?不就應該是談某個議題的重要性,然後本研究使用什麼樣的材料與方法檢測了什麼現象或假說,然後得到什麼結果。而這個結果顯示了什麼直接的意義和貢獻嗎?

可是很多基礎分類論文的摘要不是這樣的,就是千篇一律地告訴大家:某個分類群在全世界有幾屬幾種,然後我們最近發現一個分布在那裏的新種,本文會提供檢索表,還有照片。沒了耶。不覺得很鳥嗎?什麼生物科學議題都沒有提到,就只告訴大家"哈哈我抓到新寶了,然後我描述如下,還有照片喔耶"。

我甚至看過有些作者把"模式標本儲放在那邊"擺在摘要中。那是最重要的資訊嗎?顯然不是。

當代的系統分類學的重點不只是在於確認分類群的地位或發現新分類群,或是宣稱自己做了什麼分類處理。在現在這種技術和理論發達,議題多元的時代中,任何一個被新發現或被確認的分類群都代表著在演化上,還有生態學上新的現象或假說的浮現。就好比腔棘魚,如果印尼腔棘魚沒有被發現,那麼只有一種腔棘魚能讓大家去推算屬內物種間的分化年代嗎?不能。如果我們現在仍然認為某種蛙或某種蜥蜴只有一種,那還有可能因此探索種化、親緣地理、棲位分割、形態與功能與棲地間的關聯性?不能啊。所以發現一個新種,或改變一個物種的分類位階,並不只是整理資料的結果,或只是成就個人的發表慾望,而是要對生物科學有一定的貢獻。

但是我就是覺得有太多分類文章只是在寫"執行報告",而不是在寫"科學論述"。

我們以動物學的分類期刊來說好了,品質很好的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的文章的摘要長什麼樣子?

這個期刊有非常多"純分類"文章,但多數的純分類文章都包含了嚴謹的親緣關係分析。隨便找一篇有new species的文章來讀的時候,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摘要中必然會說明的是:該分類群的重要性與現存問題,然後他們想要回應與解決什麼問題,使用了什麼方法,得到什麼結果,促成什麼分類處理,最後這樣的結果呈現了什麼科學價值。

既然好期刊上的文章都這麼寫,那我們就試著寫寫看吧。那怕是一個物種,就算只是發現一個新物種,很多生物學或分子資訊都還沒有,也應該還有形態學上的意義能夠被彰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